-
環境友善採購
(1) 積極減少一次性消費品的使用。
(2) 支持在地採購,辦公室優先採購台灣製造之產品。(在地採購定義:購買台灣製造及生產之產品)
(3) 優先選用具環保標章或以友善環境方式生產的產品。
(4) 提供員工飲水設備及飲水杯,不使用瓶裝水。
(5) 批量採購產品,減少包裝材料的數量。
-
紙張及宣傳品減量
(1) 監測紙張使用數量,推動文件及宣傳資料數位化,減少使用紙張。
(2) 辦公用紙使用回收紙、FSC森林驗證標章及環保標章影印紙。
(3) 影印機預設為雙面列印或其他形式的節省紙張模式。
(4) 減少宣傳品之印製,如需印製優先選用環保方式印刷(如使用環保油墨及紙張)。
-
能源
(1) 積極致力於記錄、監測和降低耗能。
(2) 辦公區域所使用之照明設施全數使用節能燈具。
(3) 辦公區域照明影印事務機等公用設備,裝設定時控制器或手動調整使用時間,於非上班時間關閉電源,減少電力之浪費。
(4) 避免使用具持續加熱功能之電熱水瓶。
(5) 透過參與政府推動之植護樹計畫或其他行動方案,厚植森林資源,維護樹木健康與保育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,抵消營運過程中所產生之碳排放。
-
水資源
(1) 積極減少水資源消耗,如採購省水標章裝置、定期檢查水管系統、中水回收再利用等。
(2) 定期記錄用水量,檢討改善用水情形。
(3) 廢水排放需遵守法律規範。
-
廢棄物管理
(1) 辦公區域活動或會議提供可重複使用之用品,不使用一次性餐具,並鼓勵員工外帶餐飲時自備餐具。
(2) 辦公區域廢棄物管理符合法規要求,並做好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。
(3) 辦公用品如L夾、迴紋針等回收分類,以重複使用。
(4) 影印機碳粉匣回收再利用。
(5) 優先使用充電電池,並依規定回收或妥善處置電池。
(6) 減少或取代有害物質的使用,妥善管理化學品的儲存、處理和處置。
-
員工交通管理
(1) 員工差旅優先使用較永續的交通方式(如高鐵與在地車輛)。
(2) 記錄並評估員工差旅之碳排放資料,並實施碳補償計畫。
(3) 鼓勵員工通勤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永續交通工具。
(4) 透過視訊會議、遠端工作政策或其他方式減少與運輸有關的影響。
-
辦公室綠美化
(1) 辦公室植栽優先選用本土植物。
(2) 優先使用回收水資源做澆灌。
-
旅遊活動
(1) 優先選擇由永續標章認證或環境保護署認證之供應商(如GSTC認可、GTS標章、環保標章旅館、環保旅店及環保餐廳)為合作夥伴。
(2) 旅遊行程安排符合環保法規之交通工具。
(3) 鼓勵供應商持續提升永續性的做法。